![]() 香港飛龍.online 官方授權發布的第4代「香港飛龍」標誌 本文内容: 冬至,俗稱“冬節”“長至節”或“亞歲”等。冬至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,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。冬至為“冬節”,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,在古代民間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講法。古時候,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,所謂“年終有所歸宿”。古時有“冬至一陽生”的講法,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,陽氣慢慢開始回升。冬至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~23日。值得註意的是由於冬至前後,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,運行的速度稍快,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,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。古人講:陰極之至,陽氣始生,日南至,日短之至,日影長之至,故曰“冬至”。古人認為自冬至起,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,即下一個循環開始了,冬至一陽生、天地陽氣回升,為“大吉之日”。中文名冬至外文名WinterSolstice別名數九、冬節、長至節、亞歲代表寓意冬至一陽生,天地陽氣回升氣候特點暴雪、低溫季節冬季時間每年12月21或22或23日太陽位置太陽到達黃經270°前一節氣大雪後一節氣小寒風俗活動辦宴席,享祀先祖,官放關撲風俗食物姜飯、水餃、湯圓、羊肉湯屬性二十四節氣的十一月中氣冬至假期漢代5天假期、唐代7天假期隱含意蘊陰陽交割、萬物亡寂、生機禁閉起源依據天象物候制訂三侯蚯蚓結;麋角解;水泉動 (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。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